第三章 高举抗日救国的旗帜,开辟抗日根据地

发布时间:2013-06-20

                                                       津 浦 路 西 部 分

第一节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形势和各县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一、抗日战争爆发后的形势

193777日,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悍然于夜间向当地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发起进攻,并炮击宛平城。二十九军官兵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下,奋起抵抗。艰苦卓绝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向华北增兵,迅速占领了北平、天津,又分三路进攻华北,并大举进攻上海,妄图速战速决侵吞整个中国。南京国民政府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和单纯防御作战方针,除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外,其他战场则严重溃败,大片国土沦陷。

面临中华民族亡国的严重危险,中国共产党实行的是全面抗战的路线。卢沟桥事变第二天,中共中央即向全国发出通电,指出只有实行全民族抗战,全国人民、军队和政府团结起来,结成广泛的统一战线,才是抵御日军的侵略、挽救中国危亡的出路。中国共产党誓为抗日民族的解放流尽最后一滴血。中共中央发表宣言,主动提出与国民党合作,团结抗战。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是实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反对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为此,必须坚持抗日战争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后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担负配合正面战场,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抗日运动,争取全国人民应有的政治、经济权利,并提出以减租减息为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

面对日本侵略军的严重威胁和全国人民抗日高潮的压力,中国国民党被迫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呼吁,实行国共合作,团结抗日。822日,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其后,又将南方各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922日,国共合作宣言发表,宣告国共两党重新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随后,八路军各部除一部分留守陕北外,相继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战场。

抗战爆发后,山东省委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山东抗战,决定组织抗日游击队,发展抗日救国民众团体。鲁西北地区人民在鲁西北特委领导下,抗日救亡活动迅速展开。7月,齐河县三区进步青年姜虎文接受鲁西北特委的指示,组织了齐河县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随后,齐河一、二、三、四、五区相继建立了“民先”中队或小队。“民先”队员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广泛宣传抗日救国。8月,平原五乡师共产党员、教师马霄鹏在五乡师建起“民先”。在禹城,共产党员王禄清(后改名王克寇)在八区组织青年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青抗先”),并发展共产党员。共产党员马诚斋、赵毅、霍仙洲等,也在辛店一带进行抗日宣传,并建立平禹县抗日游击队。9月下旬,北方局根据中央的指示,研究部署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号召“共产党员脱下长衫,到游击队去”。鲁西北特委负责人徐运北在济南接受了省委传达的北方局会议精神,立即返回鲁西北,组织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游击队,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

为了加强山东党的力量,19377月,中央先后派彭雪枫、张经武来山东,开展对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的统战工作。8月,在八路军华北联络局工作的张友渔随平津流亡学生来到济南,经过韩复榘的高级参议、爱国进步人士余心清安排与韩复榘会谈。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韩复榘的统战工作,北方局决定成立山东联络局,任命张友渔为书记,主要任务是联络和团结山东地区的国民党军政要员抗日。9月,张友渔与张经武一起同韩复榘谈判,达成了统战协议,答应释放在押政治犯;成立第三路军政训处,同共产党员和左派人士协助工作;开办第三路军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培训动员民众的干部。训练班的政治教育完全由共产党员负责,学员为平津流亡学生和山东省爱国青年,鲁西北有杨真、莫循、史辉、闫子稭、马云祥、尉景平、郭鲁等共产党员和“民先”队员参加了训练班。经短期培训后,他们陆续回到全省各地,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

此后,津浦铁路西的武城、平原、恩县、夏津、禹城、齐河等县,先后在山东省委、冀鲁豫边区省委、鲁西区党委、冀南区党委、冀鲁豫分局和鲁西北特委、鲁西三地委(卫东地委)及鲁西四地委(运东地委)、运东地委、冀南六地委及冀鲁豫四地委、一地委的领导下,以八路军一二九师、一一五师为坚强后盾,发展壮大党的力量,广泛发动人民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开展平原游击战,创建鲁西北卫东、运东抗日根据地,前仆后继,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二、各县沦陷与日军的罪行

19379月,日本侵略军沿平汉、津浦铁路大举南侵。日军侵入山东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率部在鲁北地区稍作抵抗后,旋即命令黄河以北所属部队和各地专员、县长向黄河以南撤退。103日,日军占领德州,继而沿路长驱南进,14日、15日、16日接连占领平原、禹城、恩县、齐河县城。此时,韩复榘为保存实力,再次命令黄河以北的部队和地方官员向黄河以南撤退,鲁北地区沦入敌手。日军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犯下了滔天罪行。930日上午,退到德州于庄、后赵庄一带的国民党爱国官兵,不顾韩复榘南撤的命令,在一位连长的率领下,奋起反抗,击毙日军10余人,后因寡不敌众而撤退。中午,日军侵入于庄、后赵庄,大肆烧杀抢劫,将于庄未来得及逃难的百姓残酷杀害,又将10名老百姓和后赵庄7名百姓带到赵庄桥上,惨无人道地全部杀害。日军攻占德州后,疯狂洗劫。105日,日军在德州南许庄以搜查国民党伤兵为由,将许庄72名老百姓押集起来,严刑拷打,全部杀害,制造了骇人听闻的许庄惨案。1017日,驻平原李家桥据点的日军20余人,闯入张吉野村,惨杀手无寸铁的村民12人。26日上午,驻李家桥的日军4人到梅家口、官道孙一带田间,奸污妇女3名。梅家口的农民目眦俱裂,手持大镢、三齿追杀日军3人,1人逃脱。第二天,日军纠集200余人,分三路对梅家口、官道孙、曲六店3个村庄疯狂烧杀,野蛮杀害无辜百姓87人,烧毁房屋355间,掠夺鸡鸭500余只,抢去衣物、牲口、农具、车辆万余件,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惨案。1221日,日军出动3架飞机,轰炸马腰务大集,死亡百姓30余人。

1013日下午,日本侵略军由禹城经赵牛河郭庄桥入侵齐河,国民党军某部一连违抗上级南撤的命令,凭借赵牛河有利地势,顽强抗击日军。激战一夜,打死日军200余人,全连官兵除1名战士负伤转移外,其余阵亡。11月,入侵齐河日军进犯郑官庄一带,华集、郑官庄等几十个村庄红枪会员和群众手持铡刀、大刀、长矛、铁锨等武器奋起抵抗,日军用机枪扫射,当地群众有41人牺牲,近百人负伤。

10月下旬,日军侵犯禹城伦镇,当地红枪会员赤膊与敌拼杀,日军以步枪扫射,大炮轰击,伦镇被破,敌人野蛮行凶,见人就杀,四街遭屠,死伤百姓140余人。

1938523日,盘踞禹城的日军纠集张庄火车站日军300多人,分乘10辆汽车、4辆摩托车包围了辛店大集,将赶集的百姓和商贩赶到村北的一座院子里,分6批押到梨园内,用步枪和机枪扫射,共残杀124人,绑走4人。

817日,侵入济南的日军为报复津浦铁路被破袭,纠集300多人,于拂晓开动装甲车包围了禹城县东唐庄,把全村群众集中到场院内,将70多名老百姓捆绑起来,用机枪疯狂扫射,然后再用刺刀补刺,被害百姓75名,其中有3户被杀绝。随后又在村内纵火,30多户民房被烧毁。

9月,入侵恩县的日军骑兵队30余人窜入恩县官庄,残害百姓7人,烧毁房屋10余间。

同月,日军骑兵30余人,先后攻击夏津蒋寨、四屯,打死民团队员5人,并焚烧了民团驻地房屋。

10月,侵入平原的两个日军士兵到城郊东北刘池庄侮辱妇女,附近4村群众闻讯赶来,用三齿将一个日兵打死,另一个日兵逃回城里。当天下午与次日,城内日军连续出动40多人,枪杀荆庄、马庄、邓庄、刘池庄百姓4人,烧死6人,伤2人,烧毁房屋430间。

10月的一天(农历九月二十三日)上午,约300名日本骑兵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包围旧城,对手无寸铁的百姓血腥残杀、强奸,残害百姓30余人,毁坏房屋无数。

193811月,武汉失守。日军回师华北,妄图“先控制平原,后进攻山地”,以巩固其占领区。日独立第三混成旅、一一四师团各一部共3700余人,汽车200余辆,在伪军配合下,从邢台、石家庄、邯郸、德州分四路出动,第二次侵占冀南、鲁西北一些县城。115日,占领武城、夏津等县城。1121日,日本侵略军百余人在飞机、大炮、坦克掩护下,进攻夏津八里庄、冯庄,两村群众紧闭寨门抵抗。日军炮击寨门,闯进村内,杀死百姓21人,打伤3人,烧毁民房百余间。自此,鲁北、鲁西北长期被日军所盘踞,抢光杀光烧光,罪行罄竹难书。

三、发动群众,组建抗日武装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军沿津浦铁路猖狂南犯,国民党军队节节溃败南逃。溃兵败卒所过之处,窜扰抢掠。国民党地方政府的要员和封建势力上层人物如惊弓之鸟,纷纷搜刮资财南逃,其统治势力土崩瓦解,土匪杂团乘机蜂起,骚扰百姓。加之8月后鲁西北连降暴雨,卫河决口,水灾横溢,社会动荡混乱,广大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此时,鲁西北共产党人如中流砥柱,高举起抗日救亡的旗帜,广泛宣传发动民众,组建抗日武装,向日本侵略者展开英勇的抵抗斗争,力挽民族危亡。

1937919日,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黎玉在济南向中共鲁西北特委负责人徐运北传达了北方局的指示,要求共产党员深入敌后,动员群众,收编散兵散枪,组建游击队,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徐运北返回鲁西北,随即同各县党的组织或坚持地下斗争的共产党员接通联系,部署发动民众、组建抗日武装工作。鲁西北人口密集,民团组织及一般地主、富农都有护家的枪支,组建抗日武装具有良好的重要条件。鲁西北共产党人以极大的革命热情投入到组建抗日武装、抵抗日军的斗争中。

10月,平原、禹城县共产党员马诚斋、赵毅、霍仙洲、段尔平等,在辛店一带进行抗日宣传。12日,在平禹边境组织起近百人的平禹游击队,霍仙洲任大队长。

同月,鲁西北籍杨真、莫循、史辉、闫子稭、马云祥、尉景平、郭鲁等共产党员和“民先”队员,在济南参加党领导的第三路军政训班后,陆续回到鲁西北,壮大了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力量,加快了抗日武装的发展。马云祥、尉景平、谭锡三由济南返回禹城后,立即与共产党员金谷兰、马凤元、杨中一在禹城安仁镇召开抗日活动积极分子会议,当月在禹城、高唐一带建立了鲁西北抗日游击第七大队,金谷兰任大队长,张同海任副大队长。下旬,游击第七大队在高唐马桥伏击了日军。

与此同时,平原共产党员赵毅同鲁西北特委取得联系,并找到恩县党的负责人马诚斋,商议组建抗日武装。马诚斋在恩县城北张官寺一带发展抗日积极分子李华珍、白金荣等人入党。12月,李华珍、白金荣在王杲铺一带农村组织起一支近百人的抗日武装,夜晚破袭铁路,同日军展开游击战。

193811日,齐河县共产党员王青云、魏金三、吴力践,在高家集成立抗日游击司令部,王青云任司令。然后兵分三路,王青云带一部分向范筑先的部队靠拢;魏金三、崔健率一部到黄河东山区打游击;吴力践则回家乡赵官镇,动员选送青年参加魏、崔领导的游击队。

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爱国民主人士也主动组建抗日游击队。1938年初,武城县沙庄青年学生赵之璞等13人,自发组织抗日喋血团,锄奸破路,袭击县城,割断敌人的电话线。铁血团大部分成员成为武城县建党的骨干。

鲁西北抗日武装的组建与发展,抵抗了日军的侵略,抵制了土匪杂团的骚乱,振奋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由此党的抗日主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从而使人民群众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鲁西北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第二节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一、鲁西北党组织团结范筑先共同抗战

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鲁西北与国民党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要是争取团结国民党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范筑先共同抗战。

范筑先是山东省馆陶人,清末投军,辛亥革命后历任北洋军第四师连、营、团、旅长,后任西北军冯玉祥部第十三军少将参赞。“九·一八”事变后,任韩复榘的第三路军少将赞议。193611月,任山东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兼聊城县县长。范筑先正直廉洁,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日军入侵,他忧心忡忡,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强烈不满。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和行动,给予他很大影响。他认识到,只有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战,才是挽救中华民族危亡的唯一出路。鲁西北共产党人逐步展开了同范筑先建立统一战线的工作。

19388月初,冯玉祥出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原西北军几个高级将领住在济南津浦宾馆,共产党员张维翰、王化云、牛连文等经山东省委同意,邀请范筑先到津浦宾馆座谈抗日形势,范筑先主动请张维翰等在济南聘请共产党人到鲁西北帮助抗战。于是,省委派共产党员姚第鸿到聊城,被范筑先委任为专署的秘书。日军侵占德州后,山东省委为加强鲁西北抗战,又向范筑先部派出12名共产党员,并从共产党与韩复榘合办的第三路军军政训班中挑选了240名共产党员和“民先”队员为政训服务员,分三批到达范筑先部,团结协助范筑先抗战。其中有共产党员张承先、夏津进步青年史辉、闫子稭与平津流亡学生共产党员杨真、莫循等,他们都成为鲁西北抗战的领导力量。

193710月中旬,日军侵占德州之后,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命令地方军队政权南撤,范筑先一方面留张维翰等驻守聊城,一方面率第六专署人员和保安队员撤离到齐河官庄渡口观察形势。经姚第鸿陈述利害,范筑先立决不渡黄河南撤,回师聊城守土抗战。此时国民党第四行政督察专员赵仁泉及各县县长纷纷卷资携眷南逃,土匪乘机蜂起,人心恐慌,社会混乱。范筑先在共产党的帮助下改造旧政权、维持抗日秩序的同时,将第四区所属临清、夏津、武城、恩县、德县、禹城、齐河等10个县的行政承担起来,稳定了鲁西北的局势。

10月,在范筑先部工作的共产党员张承先,以范筑先秘书的身份,到夏津、武城、恩县、高唐、禹城一带开展党的工作,成为这一带党的负责人。此时国民党宋哲元部的一个连被齐子修滞留鲁西北,范筑先率保安团一个营到夏津,然后带警卫员赶到武城,向齐子修晓以民族大义,劝其参加抗战。齐子修接受了改编,被编为第六区保安第三营,齐子修任营长。他率部到夏津,张承先等共产党员被派到第三营做政治工作。于是,夏津成为张承先领导高唐、恩县、武城开展工作抗日活动的中心。

这个时期,铁路西各县,在共产党同范筑先团结抗日、稳定鲁西北的形势下,地方党组织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党领导的抗日斗争也日趋活跃起来。在齐河,193712月,中共鲁西北特委委员王晋亭在赵官镇帮助成立了中共河北(黄河北)特别支部,受鲁西北特委直接领导,孟若玄任支部书记。支部主要在长清八、九、十区和肥城九区一带开展抗日活动;在禹城,11月在西南乡连五高庄小学召开了党员大会,建立了中共禹城县委,马凤元任书记,尉景平任组织部长,杨中一、王克寇为委员。同时,县委领导成立了县青年救国会和县“民先”总队部。同月,鲁西北抗日游击大队在夏津马桥伏击日军时被冲散,大队长金谷兰在清平县金郝庄被害,县委立即在质金赵庄召开县委会,决定继续发展武装,与民团搞好统战合作关系,引导他们共同对敌,一致抗日,并提高抗日士兵的觉悟,在士兵积极分子中秘密发展党员,使之成为抗日武装的骨干;在平原、恩县,马诚斋、赵毅等,在张官寺一带向民众宣传抗日救国,发展共产党员。新发展的共产党员李华珍、白金荣,在王杲铺一带组织起一支百余人的抗日武装,袭击入侵日军,沉重地打击了日军的骄横气焰。

为统一鲁西北地区党组织的领导,193711月,中共山东省委派组织部长张霖之到聊城,将中共鲁西、鲁西北特委合并,新建为中共鲁西北特委,赵健民、徐运北先后任书记。统一领导山东第四、六区的聊城、博平、茌平、阳谷、寿张、濮县、范县、观城、朝城、冠县、莘县、堂邑、馆陶、临清、高唐、夏津、平原、武城、丘县、禹城、清平、恩县和第一区的齐河、东阿等县党的工作。张霖之为省委驻鲁西北特委的代表。鲁西北特委通过同范筑先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第六区建立了政训处作为办事机关,主任、副主任和各科科长、干事均由共产党员担任,其下还有200多名政训员,党的活动由地下转为公开。

12月,中共鲁西北特委以第六区政训处的名义,同津浦铁路西各县的党组织加强了联系,调禹城县委书记马凤元到聊城第六区政训处工作,禹城县委书记由尉景平接任。不久,又将尉景平调往聊城,王克寇接任县委书记;第六区政训处派马云祥、杨瑞亭到恩县,见到了马诚斋,接通了同恩县、平原党的关系;武城、夏津、高唐、禹城西部一带,张承先领导党的工作。19383月,杨真、史辉等到夏津,建立第六区政训处夏津办事处,杨真任主任。他们同范筑先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鲁西北党的力量得到发展,促进了鲁西北的抗日斗争。

同范筑先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之后,中共鲁西北特委领导各县创建抗日武装;帮助范筑先将山东第六区保安司令部改为第六区游击司令部,收编一些民团、绿林武装,陆续建立了35个支队,3路民军,齐河县第十二支队即为其一支。

十二支队为李聚五所建。卢沟桥事变后,原齐河乡师爱国教师李聚五变卖家产,筹集经费,组织起一支抗日武装,取得了范筑先的支持。19381月,在齐河县南北庄扩建为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第十二支队。不久,杨汉三、卢志河的抗日队伍加入十二支队,卢志河任支队司令,李聚五任参谋长。十二支队活动于齐河、济阳、临邑、禹城、平原、高唐一带。历经生死磨难,李聚五认识到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胜利发展,于是主动到聊城找到张霖之请求帮助,中共鲁西北特委和第六区游击总司令政治部通过范筑先,委任共产党员傅亚平为支队司令,郑万刚为副司令员,李聚五仍任参谋长。总政治部抽调十几名党员干部和政治干校学员加强了支队的领导力量,建立支队党支部。10月,发展到500余人。后十二支队一部加入第六区游击司令部第三十一支队。

三十一支队是19389月下旬建立的。8月,为牵制日军进攻武汉,范筑先奉命调鲁西北10余个支队组成东进纵队,参加收复济南战役,前线司令部设在齐河县潘店、焦庙。第六区政治部(由原政训处改)为配合济南战役和开辟运东,组织了前方政治部,共产党员姚第鸿、鲁西北特委宣传科科长管大同先后为主任,由第六区政治干校学员,各县工农青妇抗日救亡成员共同组成几十个工作队,深入战地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当地群众的抗日情绪高涨,纷纷要求组织起来进行抗日斗争。9月,经特委决定,取得范筑先的同意,由管大同为首办起东进纵队随营学校,学员由30多人发展到百余人,齐河河西地区共产党王信民、吴梦观等人积极投入其中。9月底,以随营学校为主,在孙楼建立了第六区游击司令部第三十一支队,管大同任司令员,吴亚屋为政治部主任,下辖两个团。12月,三十一支队同八路军两个连合编为八路军平原纵队,管大同任副司令员;在反击日军在河西地区的“扫荡”后,于19393月过黄河,转到大峰山区打游击。

二十八支队是1938年春季,在齐河、禹城边沿地区建起一支抗日武装。支队有200余人枪,范筑先委任李文远为支队司令。11月,支队在保卫聊城战役中被打散,余部编入八路军平原纵队。

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鲁西北特委还帮助范筑先对第六区国民党旧政权进行改造,派出政训员到各县建立抗日政权;对原第四区国民党政权逃亡的各县,也由范筑先委任了共产党员或抗日积极分子为县长。1938年春,范筑先派部下徐占奎率一个连攻击了地方杂团占领的武城县城,徐占奎被委任为武城县县长。

同时,范筑先还委派傅子杰、张次勋、马毅民分别任德县、恩县、平原县县长。马毅民任平原县长后,建立起一支200余人的抗日武装,后马毅民被汉奸张自成诱捕,押送给日军献媚。马毅民宁死不屈,被押到德州,惨遭杀害。

在齐河,中共鲁西北特委通过范筑先委任共产党员王青云为齐河县抗日政府县长。王青云带领40多名工作人员到潘店、焦庙、刘桥一带张贴布告,组织抗日。后来,王青云任十三支队副司令员。

19382月,在政训处政训员史辉等陪同下,范筑先巡视了夏津、临清、武城、恩县等地。随后,鲁西北特委以六区政训处名义,建立了夏津办事处,杨真任主任,史辉、刘君雅等任政训员。办事处以办小报、贴标语、四处奔波联络等方式,宣传抗日救国,广泛动员民众。抗日政权及办事处的建立,对扭转鲁西北的混乱局面、广泛动员组织民众奋起抗日起了重要作用。

二、对地方杂牌武装的争取和改造

中共鲁西北特委在团结范筑先共同抗战的同时,还加强了对各县地方杂牌武装的争取和改造工作。

抗日战争初期,鲁西北到处可见国民党军队的残兵败将,土匪司令多如牛毛,而农村富户则普遍有自己的枪支。争取、引导、改造这些武装,不仅可以稳定鲁西北的混乱局势,减少对老百姓的骚扰,而且还是组织抗日武装的可利用条件。因此,鲁西北党组织和共产党员不畏艰险,斗智斗勇,千方百计向他们晓以民族大义,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努力使保家护院的民团转为保卫国家民族的力量,使打家劫舍、骚扰一方的土匪杂顽转为枪口对外,使国民党的散兵游勇整顿旗鼓抗日,共同挽救民族的危亡。

193710月,党领导的禹城抗日游击第七大队成立后,大队长金谷兰、副大队长张同海率队伍在高唐、禹城边界的六区质金赵一带活动,筹备枪支,宣传抗日。1012日,日军侵入鲁西北,抢渡马颊河企图袭击高唐城,抗日游击第七大队在高唐、夏津边界马桥予以伏击。经过激战,第七大队寡不敌众,队伍被冲散,又遭地主武装玄门会的包围,枪支多被夺去。鉴于这场战斗的经验教训,禹城县委11月在质金赵召开会议,研究如何做好地方民团的统战工作,引导他们共同抗日。随后县委通过鲁西北特委的公开办事机关第六区政训处,派王克寇、杨瑞亭、张祝华、侯福元等共产党员到李惠民部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李惠民本是禹城的一支民团,后编入主要由地方民团的组成第六区第四队王子范部,为第三营,统属关系松散。王克寇担任李部政治处主任,肃清军队内部的军阀作风,实行官兵一致和军民一致,提高抗日战斗力。12月下旬,侵华日军企图经南镇偷渡黄河钳击济南,李惠民对是否参加抗击日军犹豫不决。王克寇等人力劝李惠民以抗日救国为重,听从支队的调动,终于说服其派出部队参加了范筑先将军指挥的南镇阻击战。两日激战,日军遭到沉重打击,偷渡黄河钳击济南的计划破产。

抗战初期,国民党六十八军前敌指挥部(后称“挺进军”)司令胡和道部从黄河南经聊城北上,到故城郑家口驻防。19383月,鲁西北特委以六区政训处名义派共产党员郭鲁到胡部做统战工作,后来郭鲁担任了胡部政治部主任。政治部创办了《挺进报》,组织战地工作团,吸收培养了当地爱国青年,并在他们中间发展“民先”队员和共产党员,一度成为抗战的重要武装力量。

19384月,六区政训处夏津办事处主任杨真,受党组织指派,做争取夏津县大团杨英贤的统战工作。杨英贤是夏津城西二屯的首富,为防土匪骚扰,杨英贤组织起二屯、三屯联庄会,后扩建为200余人的夏津县大团。杨真利用同村老乡的关系,反复向杨英贤讲解抗日救国的道理和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杨英贤同意将县大团改建为夏武人民抗战自卫团。杨真返聊城向六区政训处汇报,范筑先带了两个连到二屯检阅,并任命杨英贤为团长,杨真在自卫团内做政治工作。后来党组织又派共产党员陈剑、张伯儒、夏克等到自卫团工作。这个团在裴官屯、小李庄、渡口驿等地多次抗击了日本侵略军的进犯。

同年3月,六区政训处夏津办事处政训员、共产党员史辉,在夏津县三区做区中队的统战工作。这个区中队是民团性质的武装,枪主是地主、富农,贫苦农民受雇扛枪。通过史辉的宣传教育和艰苦工作,三区区中队于51日起义,改建为八路军游击队,徐星吾任队长,史辉任指导员。7月,这支队伍加入了鲁西北特委在夏津组建的冀鲁边游击支队。

红枪会是鲁西北分布较广的封建武装组织。1938年初,齐河河北特别支部指示民先队员齐林山打入齐集一带红枪会,先任红枪会团长,后又当上了十三个红枪会团的总团长。6月,通过共产党员王信民、王国贤同聊城六区政训处联系,向范筑先要了番号,成立了长(清)、齐(河)、禹(城)边区人民抗日自卫团,齐林山任上校团长,鲁西北特委通过范筑先委派共产党员吴克为政治部主任。自卫团扩大到600余人,长短枪500多支,马40余匹,成为长清、齐河、禹城边区一支共产党领导的重要的抗日武装。同年冬,该团编入八路军平原纵队。

在平原、恩县,于子云是一个有名的地方实力人物,他带领着一支很有实力的民团,这一带还有王化三(外号“高粱楂”)的杂团,也有相当的实力。平原、恩县的党组织派出共产党员做这两支队伍的统战工作,团结争取他们在大敌入侵、国家民族危亡的关头,以抗日大局为重,挽救民族才能保家,劝其在国难民难之际不要骚扰百姓。经过共产党人的艰难工作,暂时争取了王化三,初步结交了于子云,稳定了这一带的局势,为共产党开辟鲁西北抗日根据地争取了时机。

第三节 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一、八路军一二九师津浦支队开辟卫东地区

卫东地区指临清、丘县、馆陶、清平、夏津、武城、恩县、平原、高唐、禹城等县,后又称运东。原为山东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193710月国民党政权南逃后,第六区专员范筑先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将第四区行政代管起来,这个地区的党组织则归鲁西北特委领导。

1938115日,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由司令员陈再道、政委李菁玉率领,开赴河北省南宫。2月上旬,张霖之派张承先赴南宫与东进纵队联系。张承先向陈再道、李菁玉等汇报了鲁西北的抗日斗争形势,要求八路军协助开辟卫东地区。215日,东进纵队抽调3个连组建了八路军津浦支队,孙继先任司令员,王育民任政治委员,东渡卫河,进入卫东地区的武城、夏津、恩县、高唐、平原一带,破袭津浦铁路,帮助地方党组织开辟抗日游击根据地,张承先随津浦支队配合开展工作。津浦支队先在恩县西八里庄短暂停留,夜袭了黄河涯车站的日军,扒掉一段路轨,后以恩县旧城为中心,开展抗日活动。在恩县境内消灭了民愤极大的土匪孔宪圣(外号“孔三滚子”),俘敌百余人,缴获枪百余支,开辟了卫东抗日根据地。

随着卫东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在津浦支队的帮助下,张承先与恩县的马诚斋、刘子蔚,禹城县的尉景平、王禄清(王克寇)、于曼青、杨中一,平原县的赵毅,夏津县的杨真、刘君雅、史辉等中共党员取得了联系,聊城第六区政训处还派彭天琦、郭鲁、朱穆之来这一带配合津浦支队工作,使这一带的地方党组织很快得到恢复和发展。2月底,中共恩县县委建立,马诚斋任书记,并建立了恩县战地动员委员会和八路军一二九师恩县武装工作团,均由彭天琦任主任和团长。3月,中共平原县工委成立,赵毅任书记。

随着卫东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各县迫切需要大批的干部。在津浦支队的掩护下,19383月,张承先在恩县旧城创办了八路军军政干部学校,并任校长,朱穆之、郭鲁、王化先、尹承义等讲课。军政干校招收卫东各县抗日青年,进行短期军事、政治训练,再回当地宣传抗日,发动群众,组建武装,并从中发展党员,进行建党工作。干校先后举办了3期,共培训学员300多人。这些学员大都成为卫东各县建立或扩大党组织、加快根据地建设的骨干力量。

津浦支队对卫东根据地的开辟,使鲁西北与冀南联接起来。为适应这种形势的变化,根据中央北方局的指示,1938320日,冀鲁豫边区省委在南宫成立,鲁西北特委划归冀鲁豫边区省委领导,进一步促进了卫东地区抗日根据地的建设。4月,根据恩县县委的指示,白金荣率部参加了津浦支队,被编为一个营,使津浦支队由初来的300余人很快发展到1000余人。5月,中共武城县工作委员会成立;武城、恩县、夏津、平原、齐河战地动员委员会成立;禹城青年救国会和齐河县教职员抗日联合会成立。党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进入又一个发展高潮。5月,恩县县委建立了恩县抗日游击大队,孙仲伯任队长,刘子蔚任指导员;夏津县进步青年吴忠、侯润生在拐里建起四五十人的游击队,属津浦支队领导;共产党员孙廷祯协助尹文昌在肖里长屯组建了游击队;齐河河北特支指示吴梦观到九区组建起游击队。吴梦观、陈杰还率十几名青年到南宫八路军一二九师驻地参观学习,聆听了一二九师陈再道、宋任穷等首长关于抗战形势和游击战争战略战术的报告,参加了军事训练,政治、军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增强了九区游击队的政治、军事素质,成为这一带抗日根据地的中坚力量。

随着卫东地区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国民党山东省第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也恢复起来。19385月,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委任韩多峰为第四区专员。韩多峰原为冯玉祥的西北军将领,为人正直,富有爱国思想。他与范筑先有西北军同僚之谊,在家乡东平县共产党员吕振华的陪同下,到清平第四专署机关,途中先到聊城会见了范筑先,二人一致表示要并肩携手,共同抗战。冀鲁豫边区省委驻山东代表张霖之指示陪同韩多峰来的共产党员,一定要和韩多峰团结抗战。韩多峰到达第四区后,将专署机关从清平迁回临清,首先与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领导人进行了会谈,达成了共同抗战的协议。中国共产党为了帮助韩多峰尽快打开卫东地区的抗日局面,为韩多峰输送了大批共产党员。其中:有聊城第六区政训处派往第四区的共产党员解彭年、朱穆之、杨固(女)等;有冀鲁豫边区省委派遣的苏卜光、任光亚、李敬之、李唯真(张素曦)、李一平等;有鲁西北特委和东进纵队调派的郭鲁、白光(韩哲一)等。共产党人帮助韩多峰建立了第四区政治部,赵效三(后为郭鲁)为主任,解彭年、朱穆之为副主任。

盘踞和横行于平原、恩县、夏津、高唐、禹城一带的李俊兰(外号“胖娃娃”)、张栋臣、李彩题等部,是地方土杂武装。他们趁火打劫,横行霸道,无恶不作,是严重阻碍卫东抗日根据地的敌对势力。其中李俊兰部有6个大队,1000多人,流窜于恩县六区、平原四区和五区、夏津四区交界地区,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极其凶狠残暴。老百姓饱受其苦,恨之入骨。为消灭这股顽匪,八路军一二九师更大规模地再度开辟卫东。193867日至9日,八路军一二九师689团、769团、东进纵队一团永兴支队(曾国华支队),东渡卫河,到达夏津、平原、高唐一带,津浦支队紧密配合,在东进纵队司令员陈再道的统一指挥下,对李俊兰部发起了围歼战。李匪在平原柳庄一带几个土围子里负隅顽抗,经过激战,八路军攻下大白布屯、黄庄和柳庄,毙敌200多人,俘虏150多人,缴获大批武器弹药。击溃这股匪徒,八路军声威大震,群众莫不拍手称快,称八路军是救苦救难的“菩萨军”。经此战役,卫东地区根据地得到了巩固。

二、“红五月”建党活动和鲁西北特委的建立

鲁西北党组织在领导人民群众抗日斗争中,十分注意党的发展。中共鲁西北特委从抗日战争开始,就积极同各县共产党员联系,在领导各县共产党员宣传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武装,同范筑先、韩多峰等结成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活动中,首先注意党的建设,建立地方党的组织,在抗日积极分子中发展党员,壮大党的力量,扩大党的影响。193711月,中共禹城县委成立,马凤元(马毅之)任书记;12月,中共河北(黄河以北)特支成立,孟若玄任书记;19382月,以马诚斋为书记的中共恩县县委成立;3月,武城在清河中心县委的领导下成立了武城党支部;同月,中共平原县工委成立,赵毅任书记;夏津的共产党员杨真、刘君雅、史辉等也积极开展党的活动,陈剑还在夏津动委会中建立了党团支部,陈剑任书记;郭鲁、王新等共产党员则在驻故城县郑家口的国民党六十八军胡和道部做统战工作。八路军一二九师津浦支队开辟卫东后,开办了八路军军政干校,培训了大批抗日青年,成为党的后备力量和抗日骨干。中国共产党地方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成为卫东地区抗日斗争的领导力量。

为进一步迅速扩大党的影响,壮大党的队伍,19385月,冀鲁豫边区省委发动各地开展“红五月”建党活动,大量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鲁西北特委按照省委的指示,乘卫东根据地的蓬勃发展形势,凭借广泛发动民众的良好基础,广泛开展起“红五月”建党活动。并遵照省委的指示,将党员的发展对象由知识分子转移到农村农民中。

抗日战争之前的鲁西北,各县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大多数是知识分子。由于他们上学求知,见识广阔,较早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工人阶级争取民族自由解放的先锋战士。而鲁西北的农民,在封建黑暗势力压榨下,终日局限于黄土地上,男耕女织,传宗接代,以衣食温饱为理想境界,贫穷使广大农民没有文化知识,封闭使广大农民不过问政治。卢沟桥的炮声,震惊了鲁西北人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唤醒了鲁西北的农民。在日军侵略、民族危亡的生死关头,抵御外侵,救亡图存,成为鲁西北广大农民的强烈要求和迫切愿望。农民在党的领导下,纷纷组织起来,各县普遍建立了青年抗日先锋队、妇女救国会、青年救国会等。轰轰烈烈的抗日救国群众运动,提高了农民的觉悟,锻炼了他们的才干,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抗日积极分子,有的就地参加抗日活动,有的参加了党领导的各县抗日游击队,这些人较早发展为中共党员。经过“红五月”建党活动,卫东地区的共产党员由抗战初期的200人增加了一倍多。

随着卫东地区党的力量壮大和抗日根据地的开辟,19386月,中共冀鲁豫边区省委决定将以聊城为中心的鲁西北特委改称中共鲁西特委,在卫东地区建立新的中共鲁西北特委。新鲁西北特委在夏津县城女子小学成立,由开辟卫东地区党的工作的张承先任书记,委员先后有张承先、尉景平、马诚斋、黑伯理、郭少英、韩宁夫、刘子蔚、杨中一、魏开荒、彦竹林、王克寇、彭天琦。蔚景平任组织部长,马诚斋、韩宁夫先后任宣传部长,黑伯理任统战部长,赵毅任秘书长。11月,增设民运部,郭少英任部长,刘子蔚任副部长。鲁西北特委领导夏津、武城、平原、恩县、禹城、齐河、高唐、清平、临清、馆陶等县,张霖之任中共冀鲁豫边区省委驻鲁西、鲁西北特委的代表。新的鲁西北特委的建立,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对鲁西北、卫东抗日斗争的领导,推动了这一地区抗日斗争的深入发展。

新的鲁西北特委建立后,又进一步加强了发展党员和地方组织建设。1938815日,中共冀鲁豫边区省委召开各特委书记会议,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指示,决定9月为“国难月”,其间要进一步大量发展党员,各地之间开展发展党员的竞赛。鲁西北特委大量发展党员,党员人数增加到数千人,有力地推动了鲁西北地区统战、群众、武装等工作的开展。由于突击发展党员,党员的素质有待尽快提高,还有的地方在发展党员中不能严格执行共产党员的标准和入党手续,以致影响到新党员的质量。为此,鲁西北特委从6月起,在夏津城内文庙举办政治学习班,由陈剑负责,培训新党员和各群众团体的负责人。此外,还选送党员、干部到中共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接受培训,增强了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随着党的力量发展壮大,鲁西北各县党的组织进一步健全。19389月,中共夏津县工委成立,陈剑任书记,12月改建为中共夏津县委,陈剑仍任书记。至此,卫东地区均建立健全了县委。各县县委还建立区委,党的基层支部也逐步建立起来,党领导的民众抗日救国斗争深入发展。193877日,在新建不久的鲁西北特委的组织领导下,夏津、平原、恩县、禹城等县较早建立的地方抗日武装,于抗战一周年之际,在夏津县城北大寺合编为冀鲁边游击支队。支队共500余人,八路军一二九师派孙超任支队长,彭天琦任政委,王克寇任政治部主任,刘君雅任供给股长,韩哲一任民运部长,史辉、王茂德、房士贤任参谋。这个支队初名为鲁西北游击支队,又名“孙超支队”、“孙彭支队”。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指出,支队的活动范围不应仅限于鲁西北,于是将支队定名为冀鲁边游击支队。组建不久即开赴张集、腰站一带进行游击战。

鲁西北各县的群众团体也在不断发展壮大。19388月,鲁西北特委领导建立了鲁西北抗日同盟会,于子云任会长,彭天琦任副会长,领导成员还有张义有、张仁甫等。各县设抗日同盟分会,部分区、村还设了支会,会员遍布鲁西北各县,会员达8900多人。抗日同盟会在党的领导下,为扩大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活动做了许多工作。8月,鲁西北特委动员万名群众,协助范筑先所调动的六区司令部14个支队,对津浦铁路德州至洛口段进行破袭,使敌人的交通运输陷于瘫痪,打击了日本侵略军的嚣张气焰,巩固了卫东抗日根据地,壮大了鲁西北抗战的声威。

19388月底,日本侵略军再度进攻恩县、夏津等县,在八路军一二九师夏津武装工作团掩护下,中共鲁西北特委机关撤至夏津城西二屯村,领导抗日武装在恩县四女寺、夏津蒋寨等地顽强地抗击日军。10月,日军攻占广州、武汉后,停止了对国民党的正面进攻,集中兵力转向共产党、八路军的华北敌后战场。11月,日军分3路进攻鲁西北,其中一路从禹城经高唐向聊城进犯;一路从德州出动日军500人向西南进攻。115日,平原、恩县、武城、夏津等县被日本侵略军再度占领。面对鲁西北大多数县失陷后的形势,中共鲁西北特委于1114日在夏津县大张庄召开会议,决定将抗战斗争的重点转移到农村,党员分散转入农村,以农村为依托开展新形势下的抗日斗争。其后,中共鲁西北特委书记张承先派黑伯理去南宫向八路军一二九师汇报失守后的鲁西北形势。遵照八路军一二九师副师长徐向前的指示,鲁西北特委以八路军第一二九师驻临清联络处的名义,在八路军一二九师夏津武装工作团的掩护下进驻临清,建立了八路军一二九师驻临清联络处,黑伯理任主任,开展同国民党第四区专员袁聘之的统战工作,并于12月先后在临清和馆陶两次召开各县党的负责人会议,讨论日军占领鲁西北后的形势和党的工作方针,决定依托广大农村继续坚持鲁西北平原游击战争。为方便对敌斗争,鲁西北特委将武城县党的工作联系改变归属,改由抗战以来相互联系密切的清河中心县委领导;特委集中精力领导创建以平原腰站为中心的高、恩、夏、平、禹边区抗日根据地,开辟创建以禹城八区为中心的齐、禹、茌边区抗日根据地;19392月,鲁西北特委又把八路军一二九师夏津武装工作团和八路军一二九师临清武装工作团合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武装工作团,杨真任团长,在临清以南以西坚持抗日斗争,鲁西北抗日斗争形势逐渐好转。

三、高、恩、夏、平、禹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高、恩、夏、平、禹边区抗日根据地,是鲁西北失陷后以平原县腰站为中心创建的。19382月和6月,八路军津浦支队和东进纵队等部队两次开辟卫东时,均主要活动在这一带;19387月,陈再道又率东进纵队二团到卫东,与771团、抗日独立二师合编为一二九师独立旅,一度活动于平原、高唐、禹城交界地区;冀鲁边游击支队也主要在这一带活动。抗日斗争的烈火锻炼了这一地区的党组织和人民群众,为在这一带再度创建根据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3811月,平原县共产党员高峻岳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毕业,随同党中央派往山东的抗大和陕北公学毕业后组成的200余人的干部大队来到山东,被分配到鲁西北特委工作。为了开辟高唐、恩县、夏津、平原、禹城边沿地区的斗争局面,创建边区抗日根据地,中共鲁西北特委决定撤销中共平原县工委,建立中共高、平、禹边区委员会,由高峻岳任书记,韩哲一任宣传部长,房子强任组织部长。边委流动于平原五区腰站、沙庄、黄庄、塘坊一带,辖平原县四区和五区、高唐县六区、禹城县的六区和七区。在边委的领导下,12月建立了平原县大队,马立朝任大队长,曲德成任指导员,有130余人枪,活动于高、恩、夏、平、禹交界地区,与驻这一带的冀鲁边游击支队相配合,开辟新的抗日根据地。

193812月,陈赓率八路军一二九师386688团进入鲁西北地区活动。19391月,津浦支队奉命从冀鲁边区返回鲁西北与青纵三团同驻平原五区。110日晚,陈赓率骑兵连,并指挥688团、津浦支队、青纵三团攻打高唐县城。晚11时,各部队按预定计划行动,第688团一部从东北角奋勇登城,攻入城内,日军退守十字街的钟鼓楼,凭借强大火力居高抵抗。经过3个小时激战,八路军击毙日军等10余人,青纵三团也将城南的伪军消灭。翌日拂晓,部队撤至夏津东南部地区。同时,冀鲁边游击支队编入津浦支队,为新一营。合编后,新一营留在平原、高唐、夏津交界地区活动。

19391月,中共中央北方局根据形势的变化和方便分散对敌斗争,决定撤销冀鲁豫边区省委,分建冀南、鲁西、冀鲁豫区党委。115日,中共鲁西区党委在馆陶成立,张霖之任书记,鲁西北特委书记张承先为候补委员。鲁西区党委领导鲁西、泰西、鲁西北三个特委。

新建立的鲁西区党委,一方面克服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沈鸿烈与共产党的“磨擦”所带来的困难,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发展与扩充武装部队;一方面坚持平原对日游击战。193935日,鲁西区党委机关和先遣纵队、津浦支队转移到茌平琉璃寺(刘来寺)、许楼一带被3000多日伪军包围。经过一天激战,八路军指战员大量杀伤敌人后,掩护区党委转移到泰西大峰山区。同日,鲁西北特委机关在区党委的部署下,率一二九师武装工作团由临清向齐河、禹城一带转移,在齐河曹庙与日军遭遇,在战斗中特委机关和部队被冲散,特委书记张承先率部分人员转移到大峰山区,高、恩、夏、平、禹边区根据地遭受挫折。

3月底,鲁西区党委为适应抗日斗争形势的变化,将所属三个特委撤销,先后改为6个地委,其中武城、夏津、平原、恩县、禹城、高唐为鲁西三地委,又称卫东地委,张承先任书记,马诚斋任组织部长,韩宁夫任宣传部长,韩哲一任敌工部长,杨中一任民运部长,王克寇任武装部长,彭天琦任统战部长,麻佩三任秘书长。地委机关设在夏津东境边沿的房庄,以开“三义成”杂货铺为掩护,再创腰站为中心的高、恩、夏、平、禹边区抗日根据地。后来由于地委机关作掩护的杂货铺夜遭土匪抢劫,庞钧被绑架。经党组织营救,庞钧被救回,但地委机关却因此暴露。此后,地委机关又转移到平原五区黄庄、沙庄、塘坊一带,领导平原县大队配合津浦支队新一营,除掉了腰站土匪头目曹英臣,在夏津张集击毙了惯匪秃二坏,同时又在齐河辛店屯东街以同济诊所为掩护,建立秘密联络交通点。4月,鲁西三地委在平原召开各县县委书记会议,传达学习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卫东地区形势,确定了依靠广大农村,进一步发动群众,坚持游击战争,巩固和扩大抗日民主阵线的方针。

193976日,八路军总部决定黄河以北的鲁西北地区的军事斗争归一二九师领导。当月,骑兵团、青年纵队三团由冀南返回鲁西北,加强这一地区的对敌斗争。不久,青年纵队二十团派政治处主任于××、副参谋长何济林、副营长刘明芝率两个连(后番号为津浦大队)进入卫东,协助地方党组织发展抗日武装,破袭铁路,袭扰日军(翌年6月,津浦大队编入冀南军区十九团、二十团)。八路军一二九师主力部队再次开辟卫东,使以平原腰站为中心的高、恩、夏、平、禹抗日根据地得以建立。

8月,山东分局根据中央指示和山东抗日斗争的实际,提出“坚持持久战,坚持统一战线。反对任何中途妥协投降,团结一切抗战力量,彻底粉碎敌人扫荡,依托鲁南向苏皖发展,开展苏鲁抗日根据地工作,巩固鲁南阵地,全面掌握胶东、鲁北,扩大鲁西北、鲁西、鲁西南三面平原工作”的基本方针。鲁西三地委认真贯彻分局的方针,积极发动群众,发展党组织和抗日武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抗日,在斗争中扩大、巩固抗日根据地。

19399月,鲁西区党委东平湖会议作出关于创建平原游击根据地的决定。715日,已调任区党委宣传部长的张承先,受命从大峰山来到卫东,与三地委研究布置确立以平原腰站为中心的高、恩、夏、平、禹边区抗日游击根据地;将禹城、恩县、高唐的八路军一二九师武装工作团和平原县大队合编为一二九师先遣纵队特务第三大队,由布克(马菲村)任大队长,王克寇任政委。大队辖3个中队,共250余人。之后,张承先随三大队与地委在边区广泛发动群众,普建自卫队,实行兵民联防,相继建立了平原五区和夏津东部共8个区的抗日政权,以平原腰站为中心的高、恩、夏、平、禹边区根据地巩固发展。10月,夏津县抗日民主政府在城东靳庄成立,韩哲一被推选为县长。11月,平原县抗日民主办事处成立,张延河任主任,同时建立了平原县大队,李达任大队长。秋天,三地委还在平原五区沙庄开办了党校,由地委宣传部长韩宁夫主持,韩哲一、彭天琦、高峻岳等先后到党校讲课,为边区根据地培养了一大批党员干部和抗日积极分子。边区根据地不断加强党政建设。12月,鲁西三地委决定将齐河、禹城两个县委合并为齐禹县委,路自强任书记,领导两个县的党组织、两个县政府和两个县大队。19403月,高平禹县委撤销,成立中共平原县委,高峻岳任县委书记。4月,中共武城县委成立,刘洪范(后为冯洗尘)任县委书记。同月,中共鲁西三地委在夏津四区靳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鲁西区党委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进一步巩固党组织和抗日根据地问题,部署审干和整顿党支部工作,在整顿支部中求巩固,在巩固中求发展,带动抗日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经过整顿,党组织战斗力进一步提高,边区抗日根据地建设出现了新的局面。边区党组织发动15岁以上的劳动群众,掀起了挖掘道沟,改造平原地形的突击运动,将村与村之间的主要道路一律挖成沟,以能通过大车为度。广大军民用血汗凝结的沟道屏障,有效地防御和迟滞了日伪的快速进攻的“扫荡”,方便了津浦大队和地委直属的特务三大队开展游击战争。各村自卫队打更放哨,盘查可疑行人;妇女和儿童也组织起来,进行抗日宣传,支援部队作战。两支部队游击战频频取胜,多次挫败了日伪对边区根据地的进攻。津浦大队还从沙庄出发,东进破袭津浦铁路,在归途中缴获杂顽驮运弹药的百余匹战马,建立了一个骑兵连,武装了一个步兵连,使津浦大队发展到4个连。特务三大队在高唐东北缴获了敌人的几十匹战马,建立了骑兵连,边区抗日游击武装在斗争中迅速发展壮大。

为破坏边区抗日根据地,日伪军于193911月在边区中心地带的平原五区沙庄安上了据点,给边区根据地的活动带来了困难。鲁西三地委将机关转移到夏津县张集一带,按照一二九师关于在军事上要“避实就虚、灵活机动”的指示,巧妙与敌内外周旋斗争,继续掌握着斗争的主动权,使据点的日伪军不敢贸然出来骚扰。19402月的一天,沙庄据点的数十名日伪军到腰站赶集,被卫东地委特务三大队侦知。三大队埋伏于平原县土屋村附近,将一个伪军小队长击毙,其余抱头狼狈逃回。又有一天,沙庄据点里的一个日本兵到槐王庄污辱妇女,被平原抗日民主办事处主任张延河的警卫员马立彬、卢汉桥等击毙。午饭后,100多日伪军出据点报复,平原县大队凭借道沟顽强抵抗,三大队骑兵连又前来接应,日伪军大败逃回。主力部队不断袭扰打击日伪军的同时,地方武装也开展了除奸反特斗争。平原县办事处主任张延河等带领武工队和区中队深入虎穴,处决了刘悦乡贺沟村汉奸贺文臣、贺福林,打掉了高唐县张官屯土匪头目门宝仁、刘朝选和坚决为敌的伪村长。19402月,王克寇率三大队在恩县城南双庙消灭了胡作非为的李维道杂团一部,俘敌70余人,缴获歪把机枪1挺,步枪10余支。同月,在夏津、恩县交界地区的程官屯,又消灭恩县伪县长王化三的一个骑兵排。党领导的对敌斗争的节节胜利,鼓舞了边区抗日军民的斗志,边区群众踊跃参军支前、生产自卫,以平原腰站为中心的高、恩、夏、平、禹根据地不断得到巩固发展,抗日斗争有声有威。

四、齐、禹、茌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齐、禹、茌边区抗日根据地,是1938年冬由八路军部队帮助开辟,鲁西北特委领导在齐(河)、禹(城)、茌(平)三县边区以禹城八区为中心创建的。

抗日战争初期,齐、禹、茌交界地区的抗日斗争就开展得如火如荼。193710月,日军侵占禹城。禹城共产党员为抗日救亡,于11月在禹城八区连五高庄小学召开了大会,建立了中共禹城县委,马凤元任书记,尉景平任组织部长,杨中一、王克寇为县委委员。同时决定成立禹城青年救国会和“民先”总队部,于曼青任总队长。随后县委派王克寇到国民党山东省第六区第四支队驻禹城的第三营李惠民部做统战工作,打开抗日局面。

19386月,曾国华率一一五师永兴支队、孙继先率一二九师津浦支队,开辟卫东经禹城北部张集,军民的抗日斗争情绪高涨。禹城县委以“青救会”为基础,在李富元屯成立了一二九师独立旅武装工作团,共67人,长短枪50余支,于曼青任团长,工作团去夏津鲁西北特委所在地领了军装和臂章、武器,在当地展开了斗争。1938年春天组织起抗日游击队,河北特支并安排游击队到南宫八路军一二九师驻地学习政治和军事,还广泛宣传群众,拉起了抗日队伍,成立各种群众抗日团体,两次组织群众在潘店赶跑破坏抗战的国民党长清县县长。19383月,聊城中共鲁西北特委通过范筑先委任王青云为齐河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王青云率县政府在刘桥、潘店一带开展抗日活动。19388月,原驻禹城的八路军一二九师武装工作团在团长于曼青带领下移驻齐河潘店、刘楼一带,进一步改善了齐河黄河西地区的抗日环境,在这一带积极发展共产党员和抗日武装。工作团很快发展到150多人,编为四个中队,补任田墨林为副团长,肖金淦为政治指导员。同年10月,工作团配合管大同的31支队,攻克了盘踞在大杨庄(潘店)的反动地主刘春亭的据点,还扩建了一个骑兵排。党组织和抗日武装斗争在这一带的活跃发展,使齐、禹、茌交界地区一度成为抗日斗争的前沿。

193810月,日军再度侵占鲁西北各县,中共鲁西北特委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八路军一二九师首长的指示,决定坚持在农村开展平原游击战,在建立高、恩、夏、平、禹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同时,建立以禹城八区为中心的齐、禹、茌边区抗日根据地。

李惠民部是建立齐、禹、茌边区抗日根据地的一个障碍。该部抗战初期在共产党统战工作下,曾编入以范筑先为司令的第六区游击司令部第四支队第三营,活动于禹城、齐河、茌平边界一带,参加了范筑先将军指挥的南镇对日阻击战。李惠民本是一个地方势力人物,受右派人物拉拢,19386月开始对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游击队提防、磨擦、限制。之后,李惠民又发展到迫害聊城鲁西北特委以六区游击司令部政训处名义派到该部的工作人员,王克寇、杨瑞亭等共产党员相继被排挤撤出,侯福元未及撤走而被杀害。19381111日聊城失守、范筑先将军壮烈殉国后,李惠民公然同共产党决裂,接受国民山东省主席沈鸿烈的委编,与共产党和党领导的抗日军民为敌。19391月,李聚奎司令员率八路军一二九师先遣纵队三团、冀鲁边支队,向坚决与抗日军民为敌的李惠民部发起进攻,激战一夜,全歼李惠民部,李惠民被击毙于小马庄,拔除了为害当地抗日军民的钉子,解放了八区遭受李惠民控制的32个村。随后,冀鲁边游击支队政治部主任王克寇作为中共鲁西北特委和冀鲁边游击支队的代表,同这一带的吴春阳、云茂才、赵性符等地主武装势力结成了抗日统一战线,并且争取了李连祥的地主武装,改编为八路军东进纵队独立营。鲁西北特委派共产党员闫子稭、谭锡三、刘润明到独立营分别担任教导员和指导员,掌握了这一带抗日斗争的主动权。

在齐河边界地区,八路军部队也进行了开辟。193812月,袁仲贤率八路军第六支队两个主力连由大峰山到达长清葛靖庄,与齐河31游击支队合编,并吸收鲁西北地方党组织领导的武装和政治工作人员400余人,合编为八路军平原纵队,袁仲贤任司令员,管大同任副司令员兼政治部主任,纵队约1000余人。1938年冬,八路军平原纵队包围潘店西小杨庄,消灭了与抗日战争军民作对的土顽蒋玉河部。19391月,平原纵队一举拔掉齐河伦镇日伪据点,全歼伪军100余人,缴获机枪、步枪100余支,战马几十匹,使日军失去了在这一地区的依托。尽管日伪后来到这一带扫荡,但没能在这一带立足。1939年春节后,袁仲贤奉命离开平原纵队,由管大同继任司令员,率部队活动在长清、齐河、禹城边界地区,逐步打开了这一带抗日斗争的局面,齐、禹、茌边区根据地建立起来。

八路军主力部队开辟齐、禹、茌边区根据地之后,19391月,禹城县在禹城八区大冯庄小学召开了禹城各界人士代表会议,成立了第一届禹城抗日民主政府,选举高惠东为县长。此时,李长瑞代理禹城县委书记,聂华民为动委会主任。在与禹城八区交界的齐河,中共长清县委(这一带地区193810月起属长清县委领导)于1939年初决定成立五区、八区分委和九区区委。

随着共产党领导的齐、高、茌边区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党领导的群众抗日组织普遍建立,同国民党地方政权的统一战线工作也有效展开。19392月,八路军津浦支队派禹城一二九师独立旅武装工作团宣传科长姜虎文到袁营争取国民党齐河县政府抗战,双方达成了统一战线,成立了由国民党齐河县长焦益三、国民党齐河县党部书记张超凡和共产党员姜虎文等3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协商共同抗战。

3月,根据八路军一二九师和中央北方局指示精神,活动在鲁西的李聚奎为司令员兼政委的八路军一二九师先遣纵队奔赴鲁西北东部,以黄河南岸的大峰山为依托,开辟运河以东根据地,鲁西区党委则向刚刚到达泰西的八路军一一五师靠拢。同月4日,先遣纵队、鲁西区党委机关,由冠县东南庄东进,与津浦支队、青纵三团会合。5日(农历正月十五日)黎明到达茌平县的琉璃寺,孙继先率津浦支队、副团长刘昌义率青纵三团已先期到达,鲁西北特委也率武装工作团由临清赶来。此时,驻济南日军一0四师团和津浦北段独立旅团以及高唐等地日伪军3000多人,对茌平、高唐、禹城、长清、齐河交界地区进行“铁壁合围”。当日,大批日军突然从高唐出动包围了琉璃寺,企图消灭八路军先遣纵队和中共鲁西区党委和鲁西北特委。八路军与来犯日伪展开激战,浴血奋战一天,打退敌人六七次进攻。黄昏后,八路军部队撤出战斗,掩护区党委机关转移大峰山。鲁西北特委和一二九师武装工作团则转移到曹庙(今齐河县务头乡)一带坚持就地斗争,由于转移时被日军发现,在曹庙遭敌围攻,鲁西北特委机关突围后也向大峰山转移,齐、禹、茌边区斗争形势日趋恶化。

根据形势的变化和对敌斗争的需要,19393月至6月,山东分局决定撤销鲁西区党委所辖的鲁西、鲁西北和泰西3个特委,建立7个地委。齐河铁路南地区、禹城七区和八区、茌平、清平、博平、聊城东部隶属于鲁西区党委四地委(同年11月改称为运东地委。四地委建立的同时,鲁西北特委改建为鲁西三地委,后又称卫东地委,19411月改建为冀南区运东地委。两个运东地委不同),谢鑫鹤、刘培桐先后任书记,齐、禹、茌边区军民在鲁西四地委的领导下,开始了对抗日根据地的恢复和发展工作。

第四节  铁路沿线军民的抗日斗争

津浦铁路是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德州段是日本侵略军侵占华北后向南进攻的咽喉。193710月和193810月,日军就是沿津浦铁路两次大规模运送兵力,向中国南部大举进犯的。侵略者以优势兵力,沿铁路线安设据点、碉堡,挖筑封锁沟墙,控制住铁路线,借以快速运送兵力、军火和军用物资,并贪婪地狂肆掠夺中国资财运到日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在敌占领铁路线、站与日军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1938年春,共产党员张承先到禹城南店一带开展党的活动,建立农村支部,发展抗日武装,同敌人进行游击战。6月,鲁西北特委在夏津成立后,派交通科长路金策(李克东),到禹城以火车站为中心,发动和组织铁路两侧农村党支部,对驻路日军展开斗争。

同年3月,津浦支队夜袭黄河涯火车站,给踞守车站的日军以沉重打击,并消灭了依靠日军残害人民的孔三滚子土匪武装。

8月中旬,为牵制日军向武汉进攻,范筑先率鲁西北部队进攻济南日军,由六区游击司令部第二、六、五支队沿黄河北岸布防,以防敌人对鲁西北地区的袭击;由第二十二、二十四、三十、三十三、三十四支队负责破坏从德州至洛口段铁路。13日,中共鲁西北特委动员了沿路各县万余民工配合,进行数百里铁路大破袭,八路军一一五师永兴支队和一二九师津浦支队则在德州北破袭津浦铁路,使日军铁路交通陷于瘫痪,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日本侵略军倾兵力报复,从10月开始,对鲁西北地区进行“扫荡”。

11月,日军对鲁西北地区进行大“扫荡”。为加强津浦铁路沿线敌后斗争,中共鲁西北特委指示将禹城一区区委与韩寨党支部合并,建立津浦铁路地区工作委员会禹城分会,朱儒任书记,韩宪亭任组织委员,韩伯英任宣传部长,韩来荣任青年委员,由中共高、平、禹边区委员会领导。禹城铁路分工委在沿铁路11个村庄成立了党支部,领导沿路群众和抗日武装对日军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并且掩护了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过铁路开辟陵县、乐陵和八路军一一五师肖华率部从冀鲁边区转入鲁西。19412月,在铁路工委领导下,韩寨小学焦元仙等四五名共产党员,印制抗日宣传小报和传单,贴遍城里、车站和日伪营房、岗楼,给日伪造成很大的恐慌。

1940年春,日军企图修建德州至石家庄的铁路,以沟通京广线和津浦线,并企图分制、封锁冀南抗日根据地。4月,八路军一二九师发出关于开展交通斗争、打破敌人“囚笼”政策的指示,对敌交通线进行了大规模、反复地破袭,迫敌将修建德石铁路的计划推迟到6月以后开始施工。

日军修筑德石铁路开工不久的7月,八路军冀南军区部队即开始破袭。第二十七团主力破袭路基,十九团破袭路基并解救被抓去的修路工人,新七旅骑兵大队1个连和十九团骑兵连则奔袭德州西北王官店之敌,配合二十七团破路,在军区副司令员王宏坤的指挥下,打了个漂亮的破路战。

8月,冀南军区某部对监修德石铁路的日伪军连续作战20多次,毙敌300人,俘虏日军少尉军官2人。

19409月,中共卫东地委派赵毅到禹城韩寨主持铁路工委工作,任工委书记,韩宪亭任副书记,韩伯英任组织委员,朱儒任宣传委员,高明轩任统战委员。工委以韩寨为中心,领导津浦铁路西禹城县五、六、七区的抗日工作,并开展沿铁路的对敌斗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齐禹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隶属冀鲁豫七专区、六专区,区域为禹城县津浦铁路以西和齐河县津浦铁路以南部分。1950年5月,齐禹县撤销,所辖区域划归齐河和禹城县
    ②193811月聊城失守后,八路军一二九师派出李聚奎到鲁西北创建先遣纵队,津浦支队、冀南军区青年纵队三团、徐深吉率领的一二九师骑兵团的筑先纵队统一归先遣纵队指挥。


中共365备用主页主办 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邮箱:dezhoudangshi@163.com 电话:0534-2687759
建议使用IE8.0以上浏览器浏览 您是第 位访问该网站的人

鲁公网安备 37149202000122号